SPORTSHOWROOM

Nike

Cortez

比尔·鲍尔曼的永恒经典。

Nike Cortez
© Nike

革命性跑鞋

1964年,比尔·鲍尔曼与菲尔·奈特创立蓝丝带体育公司时,正负责为日本运动品牌鬼冢虎在美国分销跑鞋。尽管当时公司尚未拥有自主设计能力,但身为俄勒冈大学田径教练的鲍尔曼,多年来一直为学生定制运动鞋以提升竞技表现。因此当1966年他为鬼冢虎设计鞋款时,实属水到渠成。凭借执教经验的指引,他打造出革命性跑鞋TG-24,该鞋款成为耐克品牌发展的基石。半个多世纪后,这款朴素的设计以全新名称"Nike Cortez"面世,至今仍是品牌最受欢迎且经久不衰的经典鞋型之一。

© Nike

多元灵感

尽管鲍尔曼在设计TG-24前从未专业从事跑鞋设计,但多年的田径经验与居家捣鼓鞋履的经历,使他得以创造出非凡之作。作为教练,他全心投入运动员培养,渴望打造既能助力长距离训练又能预防伤病的训练鞋。他尤其受到俄勒冈鸭队跑者肯尼·摩尔的启发——1965年训练中脚部受伤的摩尔,促使鲍尔曼拆解其训练鞋寻找根源,最终认定缓震性能亟待提升。他为摩尔制作多款原型鞋进行测试,这些研究成果直接影响了TG-24鞋底的关键设计。此外,他还研究了鬼冢高尔夫的几款鞋型,包括Spring Up和Limber Up(后者至今仍在生产),从中汲取灵感,最终打造出令跑者们趋之若鹜的鞋底单元。

© Nike

行业新标杆

经过大量实验和各种原型测试,鲍尔曼最终完善了他的创新设计。他在鞋面正下方放置了一层海绵状橡胶,由全长泡沫中底支撑。该设计不仅在足弓处提供额外缓冲以增强减震效果,更通过后跟抬升结构降低跟腱受伤风险。这一突破性设计为跑鞋行业树立了新标杆,而鲍尔曼对运动员需求的专注,也成为耐克品牌于70年代初创立时秉持的核心理念。在支撑性中底之上,鞋款采用人字纹防滑外底提供卓越抓地力,鞋面则选用名为"Swoosh Fiber"的强韧轻量编织尼龙材质。这种面料具备优于同时代多数材料的防潮性和抗变形性,使TG-24在性能上超越竞争对手。

© Nike

命名历程

1966年TG-24初次面世时,鲍尔曼与奈特仅向美国运动员订购了300双。当时公司尚处起步阶段,连常规销售目标都难以达成,因此只能少量进货。凭借轻盈脚感与持久支撑性,TG-24大获成功,需求激增促使鬼冢运动鞋公司邀请蓝丝带体育公司为该鞋款设计更佳名称。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临近之际,他们决定将其命名为TG-Mexico,以此与全球盛会建立关联。当时的鞋款采用白色基底,配以蓝红双色鬼冢标志,侧面印有"Mexico"字样。但不久后,日本品牌方又要求更改名称。延续墨西哥主题,鲍尔曼与奈特选定"阿兹特克"作为新名称,致敬数世纪前栖居于今墨西哥境内的原住民。然而阿迪达斯当时已有同名"阿兹特卡"竞速钉鞋系列,遂以法律手段相威胁要求弃用。鲍尔曼与奈特再度被迫重启命名工作。心生沮丧的二人选定了一个彰显其大胆叛逆特质的名称,以此向阿迪达斯传递信号——他们将鞋款命名为"Cortez",取自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之名,此人正是16世纪初导致阿兹特克帝国覆灭的始作俑者。

© Nike

新起点

这次命名终于尘埃落定。全新推出的鬼冢虎科特兹鞋款大获成功,助蓝带体育公司挺过整个60年代末期。菲尔·奈特后来坦言,1967年公司可观的营收主要归功于这款鞋。它不仅推动虎牌运动鞋在美国市场广泛普及,更成为1968年两大品牌销量冠军。然而尽管双方合作颇丰,奈特发现鬼冢虎正在物色其他美国经销商后,矛盾逐渐激化。蓝带体育显然不再是优先选择,这导致公司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最终影响了业务利润。奈特开始寻求其他出路。1971年,奈特与鲍尔曼共同创立耐克公司,奈特负责商业运营,鲍尔曼专注鞋款研发。奈特邀请在波特兰州立大学兼职时结识的平面设计学生卡罗琳·戴维森为新品牌设计标志。设计要求是体现运动感,且必须与阿迪达斯的"三条纹"标志形成鲜明区别。在众多设计方案中,奈特最终选定如今风靡全球的勾形标识,并迅速制作出搭载新标识的Cortez鞋款原型——鞋侧的标志取代了原有的鬼冢波浪纹。

© Nike

升级版设计

当1972年奥运田径选拔赛在俄勒冈州尤金市举行时,Cortez成为耐克首个正式推出的鞋款。该赛场距耐克总部仅数小时车程。此时鲍尔曼已对鞋款进行升级,使其成为更高效的竞速跑鞋:后跟新增防磨插件提升耐用性,四向弹性鞋垫增强舒适度并减少水泡风险。同时推出宽楦版本以适应不同足型,并扩展至抛光皮革与麂皮材质系列。

© Nike

诉诸法庭

可以理解的是,鬼冢的拥有者对耐克采用科特兹鞋款并印上自家商标的行为感到不满。1971年,他们就该鞋款名称及设计权问题将耐克告上法庭。历时三年的诉讼中,骨科专家指出鲍尔曼的革命性设计在保护跟腱免受损伤方面与鬼冢其他鞋款截然不同,正是这一关键因素促使最终裁决允许两品牌继续销售该鞋型。关键在于,耐克获得了科特兹鞋款名称的独家使用权。而鬼冢则被迫更名,最终选择了"海盗"(Corsair)——该鞋款至今仍在生产。

© Nike

运动背书

尽管经历漫长诉讼,耐克在70年代初始终保持着前进势头。鲍尔曼的体育人脉使科特兹成为运动员的热门选择。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品牌正式推出带有标志性勾形标识的升级版——当时鲍尔曼正担任田径教练。他执教的俄勒冈大学田径队成员、极具人气的史蒂夫·普雷方丹当年参赛,尽管在5000米决赛中遗憾与奖牌失之交臂,但他穿着耐克Cortez参赛的形象仍有效提升了鞋款知名度。经历这次挫折后,普雷方丹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训练,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屡次刷新美国多项距离纪录。期间他担任品牌大使,成为首位因穿着耐克鞋获得报酬的运动员。他充满活力的个性在全国田径赛事中吸引众人目光,并鼓励其他运动员试穿科特兹及其他鞋款。数十年后的2017年,耐克为纪念他在科特兹跑鞋历史中的地位,特别推出"Stop Pre"配色——灵感源自尤金奥运选拔赛等赛事中粉丝们戏谑穿着的T恤。这位传奇长跑选手,鲜少有人能阻挡他的脚步。

© Nike

创新营销

随着普雷方丹的加盟及与鬼冢的诉讼案尘埃落定,70年代成为耐克与科特兹的黄金时代。鞋款的成功赋予鲍尔曼自由尝试新设计的空间,进而推动品牌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奈特正开发卓越的营销策略,推出既彰显鞋款性能又揭示设计背后的故事的广告。1973年6月在全美体育用品协会展会上分发的宣传资料阐明:"科特兹"被构想为长跑运动员的终极训练鞋,称其为"长距离训练鞋的新概念"。鲍尔曼被誉为这项突破性设计的幕后天才,而鬼冢虎品牌则完全被排除在叙事之外——此举既昭示着该品牌新获得的独立地位,也使科特兹鞋款彻底确立为耐克的设计成果。

© Nike

法拉鞋

科特兹自问世起便定位为长跑鞋,但早期广告中已标注"休闲穿着的理想之选"。直至70年代中期,它才真正成为生活方式鞋款。而真正使其超越运动领域的转折点,是好莱坞女星法拉·福塞特脚上那双鞋。在1976年播出的经典电视剧《霹雳娇娃》某集中,她穿着1975年专为女性推出的"塞尼奥丽塔科特兹"款跑鞋,上演了骑滑板逃离罪犯的经典场景。福塞特身着纯白运动鞋,鞋侧醒目的红色勾勒标识,俯身踏板的画面成为经典,将科特兹推向聚光灯下。这场面影响力之大,次日清晨多家店铺便售罄。粉丝们开始称其为"法拉鞋",加州啦啦队队员们更在表演中纷纷穿着它登场。多年后,美国超模贝拉·哈迪德在2017年科特兹系列45周年之际重现经典画面,向这一历史时刻致敬。

© Nike

超越运动

在1980年代,耐克Cortez继续作为一款受欢迎的跑鞋,这从先锋女性长跑运动员琼·贝诺伊特·萨缪尔森身上得到了印证,她在1979年至1985年间赢得了多场马拉松比赛。在鞋款问世45周年之际,她表达了对Cortez的敬意,称这款跑鞋为年轻的自己提供了突破极限所需的支撑。然而,这款鞋不仅助力萨缪尔森等运动员,更突破运动领域,在音乐等流行文化中留下印记。1980年世界巡演期间,艾尔顿·约翰穿着蓝白配色科特兹登台献唱致敬耐克——此前他已获赠搭载1979年耐克Roadrunner鞋底的定制款。与此同时,东海岸的B-boy们青睐科特兹的轻量化设计,这让他们在跳霹雳舞时拥有更自由的动作空间;而在西海岸,这款鞋正积累起大批拥趸,尤其在洛杉矶——耐克最早的门店大多坐落于此。80年代末,N.W.A.说唱歌手Eazy-E因常穿此鞋款而闻名,其乐迷纷纷效仿,并根据该说唱团体1987年同名歌曲将其称为"毒贩人耐克"。科特兹很快成为黑帮说唱圈的重要服饰,不久后西海岸帮派也将其纳入着装体系——其极简配色恰好能彰显所属团体。尽管背负着这些文化符号,科特兹在整个90年代仍风靡全美,并获得更广泛的认可,由此开启全球征程。

© Nike

走向世界

九十年代伊始,惠特妮·休斯顿在超级碗XXV的标志性演出令人难忘。演唱国歌时,她身着休闲装束,脚踩经典白色Cortez,醒目的红色勾勒出运动鞋的轮廓。短短数年后,1994年电影《阿甘正传》中令人难忘的场景让Cortez之名传遍全球。片中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角色获赠一双Cortez,他先是将鞋清晰地举向镜头,随后便穿着这双鞋奔跑于美国各地——堪称这款经典跑鞋的完美广告。该片斩获多项奥斯卡奖并风靡全球,使Cortez在问世二十余年后迎来惊人复苏。其在影片中的影响力如此深远,以致汉克斯穿着的红白蓝配色款如今常被称为"阿甘配色"。2024年,为纪念电影上映三十周年,该设计特别推出复刻版。除上述重要时刻外,科特兹还频繁亮相于1990年代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宋飞正传》中,剧中乔治·科斯坦萨角色常穿着此款跑鞋。据传饰演该角色的演员杰森·亚历山大对这款鞋情有独钟,1998年剧集完结时,他甚至请求保留一双作为纪念。

© Nike

致敬奇卡诺文化

进入21世纪后,Cortez已成为耐克最具辨识度的鞋款之一,并由此开启联名合作序幕。早期合作者包括墨西哥裔美国纹身艺术家马克·马查多(艺名Mister Cartoon),其作品常融入童年记忆中的洛杉矶街头生活元素。奇卡诺社群的时尚文化是合作的重要元素——该群体源自欧洲人抵达前定居该地区的墨西哥原住民。马查多成长过程中常目睹受人尊敬的奇卡诺人士穿着耐克Cortez,因此他决定在首次联名鞋款上以阿兹特克战士头像取代标志性勾形,该战士面容带有欧洲人特征,以此致敬历史渊源。由此可见,这位艺术家并未对鞋款名称持否定态度,而是选择将奇卡诺文化传承——即本土民族与外来影响的融合——作为设计核心,向新一代传递祖先的历史。此后多年,耐克也通过拉丁裔传统月纪念版亡灵节纪念版等系列,持续彰显该鞋款与拉丁裔社群的深厚渊源。

© Nike

令人瞩目的里程碑

Mister Cartoon设计的初代Nike Cortez深得洛杉矶社区青睐。2010年代,耐克持续为这款经典鞋型寻求新合作者,2015年与街头品牌Undefeated联名推出以洛杉矶为灵感的黑白配色。2017年科特兹问世45周年之际,Mister Cartoon再度献上三款时尚设计,耐克则以数十款复刻与新品配色共同纪念这一辉煌里程碑。其中包含致敬肯尼 ·摩尔受伤事件的特别版——正是这起意外激发了鲍尔曼的设计灵感;另有尼龙与皮革材质的经典复刻版;缀有刺绣及宝石装饰的Swoosh标识版本;Flyknit编织工艺鞋款;以及两款向长滩与康普顿致敬的联名款,彰显该鞋款与洛杉矶城市的深厚渊源。

© Nike

独特设计

虽然Cortez从未真正消失过,但这标志着它开始强势回归。2018年,耐克与美国说唱歌手肯德里克·拉马尔(Kendrick Lamar)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联名款运动鞋。肯德里克·拉马尔曾在2013年Big Sean的歌曲《Control》中唱过Cortez。此外,耐克还与网球名将玛丽亚 ·莎拉波娃、多品牌零售商多佛街市场以及高端日本时尚品牌Comme des Garçons合作推出配色系列,后者打造了多款配有超高厚底鞋跟的黑白女鞋。2019年,耐克又推出了广受欢迎的《怪奇物语》联名款,该剧的1980年代背景与鞋款的复古气质完美契合;以及引人入胜的"鞋狗"系列,其中两款Cortez设计采用了耐克早期考虑使用的标志,最终该品牌选择了标志性的勾形标识。

© Nike

备受追捧的时尚单品

进入2020年代,Nike Cortez持续推出新版本。为庆祝该鞋款问世50周年,品牌与Union LA联名推出四款以洛杉矶为灵感的配色,同时与日本先锋时尚品牌sacai合作推出两款别具一格的设计。继2013年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电影《华尔街之狼》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穿着它亮相后,2022年热门剧集《熊》中杰里米·艾伦·怀特饰演的卡门也脚踏Cortez登场,怀特后来坦言这是他最爱的鞋款。时尚杂志《Vogue》亦曾报道该鞋款热潮,指出网红艾米丽·拉塔科夫斯基与艾丽莎·钟皆曾穿着,女演员达科塔·约翰逊更以优雅的巴洛克棕配色亮相,使该配色成为2024年夏季的热门之选

© Nike

永恒经典

回溯耐克Cortez的历史,其影响力之深远令人惊叹——不仅塑造了耐克品牌,更重塑了整个鞋业格局。逾五十载岁月里,它奠定了全球顶级运动品牌的基石,确立了跑鞋缓震技术的行业标杆,助力超级巨星缔造辉煌战绩,成为街头时尚的必备单品,现身好莱坞银幕,更成为明星们荧幕内外足下的宠儿,最终奠定其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文化核心地位。尽管历史悠久,Cortez 仍然是耐克的旗舰款之一,也是全球最知名的运动鞋设计之一。据耐克首席设计官约翰·霍克所言,它堪称品牌设计理念的"精髓体现",因而可被视为品牌最重要的设计之一——这一事实从未被遗忘,这款永恒之作持续在现代运动鞋文化中留下印记。

Read more

SPORTSHOWROOM 使用 cookies。 關於我們的cookie政策

繼續

選擇您的國家

歐洲

美洲

亞洲

非洲

中東